吴小如逝世 剧评界未见新人
- 科技数码
- 2024-11-30
- 7
& 8203; 吴小如出版书籍 曾有人称目前的文艺批评为冬天 、绝境,近日吴小如先生的去世于京剧评论而言 ,的确如残冬枝头仅存的老叶,就此也落去了 。 吴小如剧评的撰写,从上世纪30年, 吴小如出版书籍, 曾有人称目前的文艺批评为“冬天 ”、“绝境” ,近日吴小如先生的去世于京剧评论而言,的确如残冬枝头仅存的老叶,就此也落去了。, 吴小如一生酷嗜京剧 ,在病中念念不忘的除了老妻,就是京剧。他曾写下《振兴祖国戏曲刻不容缓》等多篇呼吁文章,但他“不愿瞒心昧己为京剧唱颂歌 ,说它的前途依然光辉灿烂……只靠极少数坚持实事求是的人,是无法挽狂澜于既倒的” 。他对于其他评论中的“虚美之词 ”深恶痛绝,虽然自己颇喜程(砚秋)腔,但直斥程砚秋《锁麟囊》解放后的改编本“悖于戏情事理” ,吴小如当然知道程砚秋本人改戏的无奈,他是希望借此批评“几十年来戏曲界为了思想性、政治性而拔高的弊端”。在20年前,吴小如就希望剧界总结经验教训 ,但此症至今未已。, 吴小如的《京剧老生流派综说》从“形 ”到“神”,谈得非常深入,把流派视为京剧传承之根本 ,但同时他毫不留情地向当时演员泼去两盆“冷水” 。一是不可过火学流派,二是“自成一派 ”并不是艺术成功的表现。标准虽然严苛,用心不可谓不良苦。, 吴小如自幼便学唱京剧 ,更向与余叔岩同辈的贯大元先生系统地学习了十四出京剧老生戏,历经5年多,唱念之外 ,表演也得到贯大元的指点 。但吴小如毕生把自己称为“台下人”。对于自己,吴小如从不惮自我否定。他在《文录》总序中,首先反思了自己为戏曲戴上“现实主义桂冠”的旧文,用词严厉 ,批评自己“违心趋时”,并称“旧文未加改动,算作自我反思 ”。不过就像他自己说的“不怕真外行 ,就怕假内行”,他的“外行”剧评成为许多台上人(演员)的指导性读物 。, 读《文录》最大的感受,便是吴小如撰小文如写大部头 ,《昆曲京戏中“脸 ”字的读音》《从宋德珠看武旦三代人》《杨小楼晚年演出订讹》《孙悟空的舞台形象》等文,都用学术方法写出,严肃 、求真。而且他直言“在戏曲研究领域中 ,有那么一些人只凭道听途说和主观臆断动辄给京剧艺术下结论,如果任其谬种流传,比干脆失传了还要糟糕。但积非成是 ,以假乱真,正是今日学风、文风、艺风的通病” 。
本文由明日于2024-11-30发表在生活百科-红苹果乐园,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文章摘自:http://hpgly.com/post/44469.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