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趣味生活 > 正文

明英宗土木堡损失五十万?实际上不如宋神宗损失大

公元1449年9月1日,也就是明正统十四年 ,明英宗朱祁镇北伐时在土木堡兵败被俘 。历史上关于土木堡之战各种说法很多,其中流传最广,最为夸张的说法是当时明朝大军50万却被蒙古瓦剌2万骑兵击溃。

那么到底历史上双方投入了多少兵力呢?

一 、明军没有50万那么多

首先 ,我们来看看当时明军的情况。

所谓50万明军这个数字在《明史》《明实录》中都没有找到,其来源目前最早可查的是在《否泰录》中 。而《否泰录》只是一本文人笔记。

既然正史上没有直接记载当时明军的人数,那么我们尝试一下根据明军的军制来推理可能的人数。

明成祖朱棣时全国都司卫所共493个 ,一个卫所满员应为5600人 。而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设立了京营72卫,照此推断北京周围兵力应为40万人左右。而北京京畿地区卫所数量大约在50个,满额士兵当在28万左右。

宣德年间 ,明朝又建立班军制度 。所谓班军制度即春秋两季征调河南、山东、大宁都司 、中都(凤阳)留守司、直隶等卫所及宣府军士到京城备操 。班军分春秋两班 ,每班满员时是8万人。

按照这样的情况,整个京畿地区加上备操的班军,总兵力可以达到50多万人。

不过这个数据完全是理论上的 ,不等于实际兵力 。实际上明朝卫所兵逃亡问题从明仁宗取消给军队的奖金后一直很严重,明英宗前期打缅甸的时候,实际兵力只有理论兵力的一半。

另外明代卫所中并不是所有士兵都是战兵。明朝实行屯田制 ,卫所士兵自己屯田耕种作为军饷 。卫所士兵分为屯军和守军,屯军一般占到7-8成,其余的为守军(战兵)。照此计算 ,京营之中满额的战兵人数大致在14万人左右。加上8万班军(满额的话),那么正统年间京畿地区的战兵大致在22万人左右 。

那么这22万人都跟着明英宗亲征了吗?答案是没有。

正统十四年6月底,明英宗命成国公朱勇选京营45000人前往大同、宣府备边。而明英宗出发亲征是在7月 ,此时京营人数大致在10万左右 。即使班军人数按满额算,扣掉留守京城的军队,那么出发的明军总人数也不会超过20万。

明英宗亲征军队人数20万 ,大队到达土木堡之前 ,八月十三日,恭顺候吴克忠率15000京营士兵断后。吴兵败被杀后,成国公朱勇又带走5万人去阻击蒙古人 ,也失败了 。这样下来,土木堡的明军总数大致在13万人左右 。

明军从出发时就只有20万,土木堡之战只剩13万人。那么对面的瓦剌军队到底有多少人呢?真的是只有区区2万骑兵吗?

二 、蒙古不止2万那么少

巧得很 ,瓦剌军队土木堡只有2万骑兵的数据也出自《否泰录》,后世的史料也大都沿用这个记载。

正史中关于瓦剌在土木堡之战实际兵力也没有详细记载,我们同样通过其他史料来进行推理 。

《蒙古源流》中记载托欢太师之子额森(也先)....本日带领都沁.都尔本二部落行兵于汉地”。都沁.都尔在蒙语里为四十四 ,为四十四万户。如果每户出一名男丁,也先就拥有44万大军的规模 。不过这四十四万户应该是个虚数,实际人口到不了这么多。

在土木堡之变后的北京保卫战早期 ,也先、脱脱不花、阿刺知院各率3万人来犯。也先后来又从草原上调了6万人来,本部兵马达到9万人,合计15万大军围攻北京城 。

土木堡之前明朝一直对蒙古人占有优势 ,没理由蒙古人在土木堡之战里不出全力。

而史料记载脱脱不花和他的部队没有参与土木堡之战 ,而是去了辽东进攻那里的明军。也先和阿刺知院两部合计应有骑兵12万人 。

也就是说,所谓的2万蒙古军只是先锋部队,土木堡蒙古军队总额在12万左右。

综上所述 ,土木堡之变中明军最后参战人数和蒙古军是不相上下,都在12万到13万人左右。只是区别在于明军有相当一部分是步兵,蒙古军都是骑兵 。

三 、不为人知却损失极为惨重的五路伐夏

宋朝元丰四年(1081)的五路伐夏作战

分为三个作战方向 ,五条作战线,会攻兴 、灵二州,将双方的战线全面前推 ,意图夺取西夏在黄河以南的立足点 。

第一路麟府路主将王中正,出动人力:兵六万人+民夫六万人

第二路鄜延路主将种谔,出动人力:鄜延路兵五万四千+畿内七将兵三万九千=九万三千

第三路泾原路主将刘昌祚 ,出动人力:泾原路兵五万人

第四路环庆路主将高遵裕,出动人力:兵八万七千人+民夫九万五千人

第五路熙河路主将李宪,出动人力:熙秦七将兵七万人+吐蕃番兵三万=十万

五路伐夏合计出动三十六万宋军 ,连番兵和民夫合计五十九万五千人。

宋朝盟友青唐吐蕃据说也动员了十三万人参与了作战 ,没有计算在内。

战争结果:

李宪第五路损失最小,战损逃亡三千余人 。

高遵裕第四路损失两万人。

刘昌祚第三路损失两万七千人

王中正第一路损失两万五千人

种谔第二路损失最大,没了六万多人。

以上数字均不包括民夫的损失 。

三十六万伐夏宋军最终损失十四万人 ,估计连民夫损失合计超过二十万。

王安石变法以来的积累被消耗一空。

第二年西夏反攻,宋军又在永乐城大败 。此战宋军据说二十多万士卒民夫阵亡(但也有人分析宋军在此役之中的损失约在二万到三万正规战斗部队以及留在城内的厢军和保甲等,二十多万人为夸大) ,

《邵氏闻见录》称“灵武之役,丧师覆将,涂炭百万 ,帝中夜得报,起环榻行,彻旦不寐。”

,

公元1449年9月1日 ,也就是明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北伐时在土木堡兵败被俘。历史上关于土木堡之战各种说法很多,其中流传最广 ,最为夸张的说法是当时明朝大军50万却被蒙古瓦剌2万骑兵击溃 。

那么到底历史上双方投入了多少兵力呢?

一、明军没有50万那么多

首先 ,我们来看看当时明军的情况。

所谓50万明军这个数字在《明史》《明实录》中都没有找到,其来源目前最早可查的是在《否泰录》中。而《否泰录》只是一本文人笔记 。

既然正史上没有直接记载当时明军的人数,那么我们尝试一下根据明军的军制来推理可能的人数 。

明成祖朱棣时全国都司卫所共493个 ,一个卫所满员应为5600人。而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设立了京营72卫,照此推断北京周围兵力应为40万人左右。而北京京畿地区卫所数量大约在50个,满额士兵当在28万左右 。

宣德年间 ,明朝又建立班军制度。所谓班军制度即春秋两季征调河南、山东 、大宁都司、中都(凤阳)留守司、直隶等卫所及宣府军士到京城备操。班军分春秋两班,每班满员时是8万人 。

按照这样的情况,整个京畿地区加上备操的班军 ,总兵力可以达到50多万人。

不过这个数据完全是理论上的,不等于实际兵力。实际上明朝卫所兵逃亡问题从明仁宗取消给军队的奖金后一直很严重,明英宗前期打缅甸的时候 ,实际兵力只有理论兵力的一半 。

另外明代卫所中并不是所有士兵都是战兵。明朝实行屯田制,卫所士兵自己屯田耕种作为军饷。卫所士兵分为屯军和守军,屯军一般占到7-8成 ,其余的为守军(战兵) 。照此计算 ,京营之中满额的战兵人数大致在14万人左右。加上8万班军(满额的话),那么正统年间京畿地区的战兵大致在22万人左右。

那么这22万人都跟着明英宗亲征了吗?答案是没有 。

正统十四年6月底,明英宗命成国公朱勇选京营45000人前往大同 、宣府备边 。而明英宗出发亲征是在7月 ,此时京营人数大致在10万左右。即使班军人数按满额算,扣掉留守京城的军队,那么出发的明军总人数也不会超过20万。

明英宗亲征军队人数20万 ,大队到达土木堡之前,八月十三日,恭顺候吴克忠率15000京营士兵断后 。吴兵败被杀后 ,成国公朱勇又带走5万人去阻击蒙古人,也失败了。这样下来,土木堡的明军总数大致在13万人左右。

明军从出发时就只有20万 ,土木堡之战只剩13万人 。那么对面的瓦剌军队到底有多少人呢?真的是只有区区2万骑兵吗?

二、蒙古不止2万那么少

巧得很,瓦剌军队土木堡只有2万骑兵的数据也出自《否泰录》,后世的史料也大都沿用这个记载。

正史中关于瓦剌在土木堡之战实际兵力也没有详细记载 ,我们同样通过其他史料来进行推理。

《蒙古源流》中记载托欢太师之子额森(也先)....本日带领都沁.都尔本二部落行兵于汉地 ” 。都沁.都尔在蒙语里为四十四 ,为四十四万户。如果每户出一名男丁,也先就拥有44万大军的规模。不过这四十四万户应该是个虚数,实际人口到不了这么多 。

在土木堡之变后的北京保卫战早期 ,也先、脱脱不花 、阿刺知院各率3万人来犯。也先后来又从草原上调了6万人来,本部兵马达到9万人,合计15万大军围攻北京城。

土木堡之前明朝一直对蒙古人占有优势 ,没理由蒙古人在土木堡之战里不出全力 。

而史料记载脱脱不花和他的部队没有参与土木堡之战,而是去了辽东进攻那里的明军 。也先和阿刺知院两部合计应有骑兵12万人。

也就是说,所谓的2万蒙古军只是先锋部队 ,土木堡蒙古军队总额在12万左右。

综上所述,土木堡之变中明军最后参战人数和蒙古军是不相上下,都在12万到13万人左右 。只是区别在于明军有相当一部分是步兵 ,蒙古军都是骑兵。

三、不为人知却损失极为惨重的五路伐夏

宋朝元丰四年(1081)的五路伐夏作战

分为三个作战方向,五条作战线,会攻兴、灵二州 ,将双方的战线全面前推 ,意图夺取西夏在黄河以南的立足点。

第一路麟府路主将王中正,出动人力:兵六万人+民夫六万人

第二路鄜延路主将种谔,出动人力:鄜延路兵五万四千+畿内七将兵三万九千=九万三千

第三路泾原路主将刘昌祚 ,出动人力:泾原路兵五万人

第四路环庆路主将高遵裕,出动人力:兵八万七千人+民夫九万五千人

第五路熙河路主将李宪,出动人力:熙秦七将兵七万人+吐蕃番兵三万=十万

五路伐夏合计出动三十六万宋军 ,连番兵和民夫合计五十九万五千人 。

宋朝盟友青唐吐蕃据说也动员了十三万人参与了作战,没有计算在内。

战争结果:

李宪第五路损失最小,战损逃亡三千余人。

高遵裕第四路损失两万人 。

刘昌祚第三路损失两万七千人

王中正第一路损失两万五千人

种谔第二路损失最大 ,没了六万多人。

以上数字均不包括民夫的损失。

三十六万伐夏宋军最终损失十四万人,估计连民夫损失合计超过二十万 。

王安石变法以来的积累被消耗一空。

第二年西夏反攻,宋军又在永乐城大败。此战宋军据说二十多万士卒民夫阵亡(但也有人分析宋军在此役之中的损失约在二万到三万正规战斗部队以及留在城内的厢军和保甲等 ,二十多万人为夸大),

《邵氏闻见录》称“灵武之役,丧师覆将 ,涂炭百万 ,帝中夜得报,起环榻行,彻旦不寐 。”

,被自己人斩首了,

你可能想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