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4小时月刊 > 正文

[职场爆料] 麦琳式数据女工当管理的含金量(一)[故事篇]

我的经历概括,就不写在这里 ,只列举几个例子 。都是省流版,基本只能体现工作能力方面,这俩的其它日常特点 ,仅靠文字很难将其展现充分。

比如,巨婴刘丽婕除了不哭(毕竟职场),其它诸如动不动发癫 、发怒 ,满嘴谎言、张嘴就来,逻辑混乱、听不懂人话,抢功甩锅 ,诬陷陷害他人等等 ,想必各位在日常中或多或少都遇到过一些(**领导),然后,再麦琳在节目中的表现代入一下即可。毕竟她比起麦琳 ,毛病和程度都只多不少 。

另一个只会PUA下属,让下属当李行亮去无脑舔麦哄麦,动不动就“你没错 ,是她的错,但你要去道歉 ”的巨*李刚,和节目中的场景也是高度相似。

当然 ,我是拒绝当李行亮的。

公司:李宁

一级部门:审计监察部(当时是新成立的部门,现在不知道马甲换没换),总负责人 ,李刚,男,据说是公司新人(因为要建立这个部门才招进来的) ,要求下属像李行liang一样无脑Tian麦琳的 ,只会玩弄数字和PUA的无能高管,财务理论不错,审计水平拉稀。

二级部门:内控组(当时一共是3个二级部门 ,现在不知道变没变),部门经理刘丽婕,女 ,公司新人,比我早一个月入职,麦琳式数据女工(面相都相似) 。

以下故事皆发生在巨婴刘的试用期期间 。

先放部分证据进来:

李宁的职场PUA经历——同事陈的故事 李宁的管理骚扰和PUA已离职一年多的员工[通话录音+聊天截图] 高管李的和稀泥话术【录音片段合集】

案例一(数字皆为举例):

经销商甲和乙去年从公司分别拿货1000万元和500万元 ,其中,甲开设有2家店铺,乙开设有5家店铺。

就这么点信息 ,她让我去做业务分析,我答复现有信息太少,分析不了。她开始发癫 ,各种批评我 。

结果她的分析过程如下:

简单说就是:甲的店铺数量少 ,乙的店铺数量多,凭什么甲的平均拿货量比乙多!然后让我把“甲有问题”的结论,写到审计报告上。我告诉她不能这么分析 ,并讲解了一遍理由,她不听,劝不动。我无奈 ,写上去了,最后这个结论,被李刚复查时给删了 ,然后又教了我俩一遍“不能这么分析”的原因 。

你们以为这就结束了吗?no,才开始呢。

没几天(因为报告会经过多次的修改和调整,想必大家对这个应该不陌生) ,又让我写上去,还是这些信息,分析逻辑未变 ,我知道劝不动 ,反正李刚还要复查的,就写了,然后李刚又删了 ,并且又教了她一遍(我在场)。

第二天,又让我写成报告,数据不变 ,分析逻辑不变,不过这次多了一条理由“既然做了分析,那工作不能白做 ,得用上 。 ”(她自言自语的)。这一次,我以文字的形式,在企微上留下了不能这么分析的理由 ,但报告我还是写了。结果她跑去李刚面前,说我不会做这个项目,不会分析balabala ,然后李刚跑来又对着我“教了一遍”(一个下午就这么没了) 。

PS1:你们可能会觉得我好怂 ,干嘛不汇报时直接说“我是按刘的意思写的/是刘让我写的”。答案是,说过。第一次写上去,锅是我的 ,我背了 。第二次,还是我的锅(毕竟是我写报告),被李刚批评了 ,我说是领导的意思,结果她来一句:你自己没点职业判断吗?我叫你写你就写 ” 。李刚在场,没当回事。所以第三次 ,我采取的是留言的方式,虽然写了报告,但也留痕了 ,结果她去信口开河了。

PS2:可能会有些非同行对这个原因感兴趣,我这里就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吧:甲如果在北京的繁华街道开了2家店,而乙在三线开外的城市开了5家店 ,那么还会觉得这个货量不合理吗? 当然实际要考虑的因素远不止这一个地理位置而已 。

案例二:

表1为底稿 ,表2为报告对应页(PPT版),表2的格式它俩在结项汇报时定的。而她问出这个奇葩问题的时间,是项目都结束了的N天后 ,由于相关业务部门的老大刚出差回来,她需要给人单独补一个汇报。某周一上午,我二阳回来上班的第一天 ,她突然拉我去会议室 。据她所说,下午她就要单独去给CHRO汇报。所以,且不说之前项目时汇报了多少次的内容 ,报告页的表格格式也是它们自己定的,仅仅是这一次单对单汇报,有投影 ,有讲解,事无巨细,近30分钟 ,这么个小学生都看得明白的问题 ,她问了我三遍

第一遍口头讲解逻辑,她不懂,投影 ,现场从头把表格制作一遍,她还是不懂,又做了一遍 ,她勉强才懂。

那是制作过程很复杂吗?你们看下面三张表就明白了 。

表1用透视表透视两次,即两次汇总分类,就能得到表2!都是纯excel的基础操作 ,但她不懂。

就这么点东西,一场汇报里教了三遍才勉强听懂。

这是一个从事审计行业十几年,据说还有CPA和法考双证的审计部门经理的水平 。

PS:原版汇报录音已做成证据视频 ,感兴趣的可以去听。原版比文字版更具体,更离谱,更炸裂。

案例三:

这是一张结算单(又叫对账单)为方便大家理解 ,我只挑几个最简单 ,不涉及太多项目或专业知识的内容:

1.李刚想让我们查的是“扣点”2.这是一份商场(表头就是商场的公司名称)结算单3.这是一个月的,完整的(不是一笔账,表头有结算区间);4.结算单中 ,上半截是“扣点”(即“提成 ”),下半截是其它费用,分门别类 ,清清楚楚, 。

但整个汇报过程中,她前前后后多次问我:“这是对账单?是商场的还是我们门店的?商场怎么跟我们对的账?怎么结算?这是一笔还是一个月的?你能把扣点从费用中一笔笔拆出来了?哦 ,这就是扣点啊,你分的清了? ”balabala,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每一次我都非常明确的给了答复。然而这几个问题 ,资料投影在大屏幕上,单对单汇报了近30分钟,汇报快结束了她还在问。从开始问到结尾 。

那她汇报中说的都是啥呢?我说:“领导让我们查扣点 ,看对方有没有多扣我们的钱”

她的回答:“这些少扣的是怎么回事?凭什么给我们优惠 ,少扣我们钱,证据呢?活动怎么办的?你要一一核实啊”

我说:“领导让我们查扣点,但现在卡在这里了 ,资料不全,无法核实,怎么办 ”

她的回答:“你也要看这些费用 ,看这些费用分别是什么,有没有问题,就是做费用审计啊” 、“你得要资料 ,得让他提供证据,没证据我们不认”。

以及我说:“遇到的这个困难,怎么办 ”

她回答:“(困难解决后)应该这么这么做”。

全程废话和车轱辘话 。这个项目做完时 ,她连项目的基本情况都还没弄明白。所以后来跑HR面前诬陷我“从未向她汇报工作”。所以一个工作十几年的,据说有CPA+法考双证的审计部门经理,看不懂基础表格 ,看不懂结算单这种基础的财务资料 。(这都不是专业水平的问题了)。PS:原版汇报录音已做成证据视频 ,感兴趣的可以去听。原版比文字版更具体,更离谱,更炸裂 。

案例四:

又是一个新项目 ,我简单的说,前期,准备立项时 ,让我先去私下调查一下,第一次给我的信息如下:1.平台名称为yun(二声)ding(三声),只知道发音 ,不知道具体汉字2.应该是个门店监控平台;3.不要找直接业务部门或直接管理部门,不能打草惊蛇,但不知道是具体是哪个部门。所以 ,翻译一下就是,让我去偷偷地调查一个不知道叫什么,也不知道谁管的可能是用于监控的平台 ,还不能打草惊蛇 ”。

我尝试侧面打听了两天 ,一无所获,于是在之后的一次部门会上,又求助于她 ,咨询有没有别的信息 。被她一顿贬低和呲,什么“你采购平台怎么做的,这个就怎么做 ,一样的啊”、“这么简单都不会”balabala 。然后多给我一个信息:4.去问问IT部门。

我去了,还是一无所获。某一天,李刚跑来问进度 ,知道我问的是IT部门后,把我批评一顿:“就是IT部门在管,不是说了不要打草惊蛇吗 ,谁让你去的balabala ”,她在旁边“对对,我也是这么说的 。"之后 ,私下里 ,李刚和我说:“我知道你是背锅的。但她不懂。你应该直接来问我的,我才是最了解这个项目的 。”我回道:“我哪敢越级啊?"(之前被她以越级的理由批过,但实际我并没有越级 ,李刚也承认我没错,且没越级,是她小心眼)李刚说:“看你怎么说嘛 ,你就说是我先找的你啊”。

也是在这次谈话中,我才知道,她给我的信息错了多少:1.平台叫“云盯 ”  ,名称的发音都给错了

2.主管部门为IT部门,不能找IT部门打听

所以,这是故意的还是单纯的小学没毕业 ,传话筒都当不好最后因为打草惊蛇了,导致进度缓慢,推进极其困难。即便李刚介入交涉了 ,都没什么起色 。而我被她卡脖子 ,捅刀子导致的众多工作麻烦(困难)中,大部分我都自己想办法解决了,唯独这一个 ,没办法。

案例五:可能有人又会说,她是为了针对我,并不是真的菜 ,毕竟CPA都考过的人,不可能看不懂结算单这么基础的财务资料。那我再分享一个故事:简单的说,刘做的一项基础工作 ,她自己一个人做的,做完后说查到了很多问题,屁颠屁颠地去向李刚邀功 ,结果被李刚发现有错误“漏掉了一种情况 ”,然后甩给了刚入职不久的我,续做和检查(我当时并不知道谁做的 ,也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 。

中间发生了一些事 ,就不细说了,反正导致我又被迫加班,全部重做了一遍。

重做完后 ,得出的结论是:没有问题。即,她之前的结论全是错的 。而且,我的结论经过李刚验证 ,是正确的 。

这个故事,是我被刘针对了一个多月近两个月后,李刚私下亲口讲述 ,因为他认为我就是这件事上让她丢了面子,所以一直针对我。这件事里,李刚的结论是:我没有做错什么 ,是她不对,但我应该去给她道个歉。

之后类似的这种事,频繁出现 ,而李刚都是这套话术 。多说两句 ,这是多基础的一项工作呢?登录天眼查或企查查或者其它平台,查询公司工商信息,复制粘贴到表格里 ,找重复项,然后做个简单的判断--是否为关联方。这就是她做的。我以前带的实习生,教一会都能完成的七七八八了 ,至少不会全错 。就这么简单的工作。

PS:同行应该知道,这项工作其实还有进阶部分,难度是指数级上升。但她没做这部分 ,所以这里就不展开了 。

哦,对了,工作量也不大 ,一共27家经销商,据说她做了两天(实习生几个小时就能做完)。所以,她一个工作十几年 ,CPA加法考双证的审计部门经理 ,这么基础的工作都做不好,或者,为了针对我一个可能还没入职的员工 ,就自愿去领导面前丢大脸吗?李刚亲口所述的原版录音已做成证据视频,感兴趣的各位可以去看看。案例六:李刚作为总负责人,水平就很高吗?与前面的经销商(案例一)案例 ,是同一个项目 。查电商板块时,李刚是这么要求我们查的:

店铺月销售额粉丝数(即关注人数)。

比如,TB的某家专卖店 ,月销1000双鞋,但只有20个粉丝,所以平均就是”一个顾客一个月买了50双鞋 ,明显不合理“,然后写到报告上,说这家店铺造假 ,有问题。

对 ,这玩意和前面经销商不同,是真写到报告上了(毕竟是李刚亲自传授的逻辑),而且这份报告差不多七成内容都是类似的逻辑来进行的判断 。

沟通会上 ,业务部门强烈抗议了这种判定标准 。当然,实际案例远不止这些,这里我就先只说这么几个好讲述 ,好理解的。这就是一个天天把“逻辑”挂嘴边的审计总负责人的逻辑能力。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说“只会玩弄数字(参考某大平台的CEO) ”“要求下属像李行亮一样跪舔麦”了吧 。

很多网友只是看了部分的经历后,就在不完整的信息下,分析我哪哪做的不完美 ,或者使用的处理方法不对等等,将“果”当成了“因 ”来指点我。

这里我直接说一个结论:在职的那近半年的时间里,我能想到的、搜到的 、请教到的方法 ,全试过了,无效,所以最后我才忍无可忍 ,直接开怼。不敢说我当时考虑的多周到 ,多全面,但至少离职后,爆料也有一段时间了 ,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位网友提出的方法是我当时没想到,没尝试过的 。

比如 ,有些网友觉得我一个坑里掉几次,工作不留痕什么的……哎……这么说吧,全都有证据 ,不管是企微工作记录,还是录音,都有 ,包括她那些奇葩言论,巨李刚都在现场听着呢,但架不住巨*李刚硬保她。又比如 ,最后我不忍的那次 ,刘丽婕跑HR面前诬陷我“从未向她汇报工作”时,想以此开除我,却拿不出任何证据 ,工作记录都不敢给HR看。HR来我这里,让我自证,我证明了 。但结局呢?什么事都没有 ,一句“都是小事”就结束了。

再比如,刚开始我讲事例,只是希望李刚管管这巨婴 ,别影响我工作时,李刚说他不在场,没法判断我说的是不是事实 ,刘是不是真的在我的工作中搞破坏。当我拿出证据后,他承认了刘做的不对,但却说:虽然你有证据 ,但我不能出示 ,不然以后你俩就没法合作了,你姿态放低点,虽然你没错 ,但你去给她道个歉 ”,再后来,刘变本加厉 ,李刚还PUA我说:“你俩工位这么近,能用嘴说的干嘛打字,生怕别人不知道你俩有矛盾嘛?”、“是你做的不完美 ,给了她把柄”balabla 。最后,我不打算伺候了,怼了这巨婴 ,李刚想留我,说:“你再去给她道个歉,我保你留在公司。 ”我拒绝了 ,他气急败坏的指责我:“你对你女朋友也这样嘛?”

,一级部门:审计监察部(当时是新成立的部门 ,现在不知道马甲换没换), 总负责人,李刚 ,男,据说是公司新人(因为要建立这个部门才招进来的), 要求下属像李行liang一样无脑Tian麦琳的 ,只会玩弄数字和PUA的无能高管,财务理论不错,审计水平拉稀。,二级部门:内控组(当时一共是3个二级部门 ,现在不知道变没变), 部门经理刘丽婕,女 ,公司新人,比我早一个月入职, 麦琳式数据女工(面相都相似) 。,案例一 (数字皆为举例):,经销商甲和乙去年从公司分别拿货1000万元和500万元 ,其中 ,甲开设有2家店铺,乙开设有5家店铺 。,

你可能想看:

最新文章